诊断骨质疏松症或将迎来新标准
发布时间:2023-04-13 来源:
最近,一项发表在国际顶级骨科期刊BONE上的研究显示,科学家开发出一款新型骨空洞分析软件,它可以利用常规的临床胸腰椎CT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COM)数据来检测骨空洞(即极低骨密度区域),并将其三维量化和可视化,给出骨空洞在椎体内的空间分布情况,以此来反映人体的骨质疏松情况。
该分析软件是深圳理工大学(筹)药学院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研究员吕维加团队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取得的最新成果,他们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丁悦团队、广东省人民医院郑秋坚团队、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蔡道章团队合作进行了多中心临床试验,验证了软件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据了解,DXA可检测腰椎、髋部骨密度,是目前筛查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主要方法,其T评分≤-2.5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但DXA是在二维图像上测量面积骨密度,椎体后部结构和皮质骨的存在使得骨密度值偏大,常会导致假阴性。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QCT)在三维图像上进行体积骨密度测量,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确度,但它只是某一感兴趣区域(ROI)的骨矿物质含量的平均值,而真正影响骨质量的是骨微观结构的局部恶化。
椎体分区与不同区域的骨空洞随年龄增加的变化趋势
“因此,椎体松质骨的骨空洞可以更好地反映整体椎体的骨质量情况。”吕维加指出。
研究发现,正常组、骨质减少组、骨质疏松组的椎骨空洞分别为131.5mm3、1304.0mm3、5783.0mm3,区分正常人群和骨质减少人群的骨空洞截断点为261.2 mm3,而区分骨质减少人群和骨质疏松人群的骨空洞截断点为1639.4 mm3。腰椎骨空洞的检出率和空洞体积均大于胸椎,多数椎体的松质骨在右侧—后方—上半段区域的空洞比率最高;随着年龄增长,松质骨在右侧—前方—下半段区域的骨空洞体积增长最明显,在左侧—后方—下半段区域的骨空洞体积增长最不明显。
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椎体的骨空洞分布
“吕维加团队通过临床QCT数据展示了椎体中骨空洞的分布,更能全面地评价椎体的整体和亚区域骨质量情况,可以直接用于老年脆性骨折风险的评估。”曹旭评价道,该研究是基于骨空洞检测系统进行的一项多中心研究,旨在通过QCT技术研究中国成人胸腰椎中骨空洞的分布。
“他们利用无体模QCT技术检测患者的局部骨矿物密度,首次将骨空洞概念应用在椎体预测骨折风险中。尽管DXA-骨密度是目前筛选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但它对预测骨折风险十分有限。”
据悉,这项研究是首个描述胸腰椎骨空洞分布的横断面、多中心研究,香港大学医学院矫形及创伤外科学系博士研究生林俊育为论文第一作者,吕维加为通讯作者。